海底捞股东大会直击_微动态
来源:上海证券报     时间:2023-06-09 09:18:21

今年上半年,餐饮行业复苏的进程有目共睹。

市场回暖之际,6月7日,餐饮头部企业海底捞召开股东大会。会上公司董事长张勇罕见全程“开放麦”,以一贯的直率坦诚的方式,详细回应投资者各类提问。

过去三年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,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头部餐饮企业,海底捞也在不断调整经营策略,从早期大范围开店到后来承认战略布局失误,推出“啄木鸟计划”开始对门店布局进行调整。


【资料图】

如今,面对市场复苏,海底捞仍需从组织战略上拿出全新的方案,以迎接新的机遇。

再难,难不过去年

今年以来,餐饮行业的复苏成为经济“烟火气”重燃最好的证明。

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,今年4月,全国餐饮收入3751亿元,同比上升43.8%。而今年1至4月,全国餐饮收入15888亿元,同比上升19.8%。

回顾过去三年的经营,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坦言自己在最初曾出现多次“误判”。

张勇表示:“其实一开始我们也是很慌乱的,因为顾客不能到店消费了,我们的经营肯定会受到影响。”然而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后,海底捞管理团队很快冷静下来,及时将经营方向转向外送,“吃饭是个刚需,人始终是要吃饭的,在店里吃是吃,送到家里也是吃,我们可以拓展多元的餐饮消费场景。”

谈及未来市场形势,张勇直言,最困难的2022年已经过去,对于行业而言,今年的趋势一定是越来越好。

2022年年报显示,2022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347.41亿元,净利润约13.73亿元。其中,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约为310.39亿元,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利润约为16.37亿元,对比上年度亏损额约32.48亿元,实现扭亏。

海底捞国际控股非执行董事周兆呈用“乐观+谨慎”来概括今年海底捞的扩张战略。

周兆呈表示,之所以提及谨慎,更多是基于过去三年经营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。“过去三年,我们餐饮行业,包括服务行业都受到很大的冲击,现在还处在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当中,但是过去三年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,不管是在经营上,在管理上,在成本控制方面,在开店选址优化方面,都学到了很多。”

而从乐观的方面来看,周兆呈认为当前海底捞在人才资源与资金资源上都较为充足,在未来环境进一步回暖的趋势中,能够准确捕捉时机。

“我们现在后备店经理的数量还是比较多、比较充足的。如果市场有比较好的环境,有比较好的商业机会,我们能够有足够的管理人才去管理门店。”周兆呈表示,这批人才都经历了过去三年的历练,团队素质极高。

扁平化架构突出区域特色

过去三年,大开大合的经营策略一度让海底捞跌入谷底。

痛定思痛,2021年11月,海底捞宣布推出“啄木鸟计划”,从表面上来看,这是海底捞一轮较为明显的关店策略。但是在这背后是海底捞对整个组织架构的重新梳理与再造。

公开资料显示,“啄木鸟计划”旨在不断优化门店运营管理层级,明确了各级别工作内容、工作目标、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。

今年年初,海底捞曾表示将进一步推动“啄木鸟计划”,从“顾客满意程度”和“员工努力度”两个维度出发,不断加大精细化、数字化的客观指标考核的比重;追求管理方法的平衡,实现最佳的人员匹配,并积极采用数字化、新技术设备,发挥人员的潜能,提升效率。

“我个人一直说,海底捞的核心价值观是‘双手改变命运’。”张勇表示,之所以将更大的权力赋予一线门店,原因便在于门店的积极性直接关乎公司的经营好坏。“我创办海底捞因为我穷,开火锅店就想赚钱,后来我发现,很多员工的状态和我当年差不多,所以我就一直想把生意弄好。生意好,大家收入高,提出双手改变命运的核心价值观,这一点不会变。”

此次大会上,张勇还首次提及了关于连锁餐饮品牌与个性化餐饮之间的取舍。

“以前我们是犯了一个错误,在过去因为生意特别好,我脑海里面总是受国外快餐连锁品牌的影响,总是想着一味地去做标准化。比如在装修的时候,我们希望它都是一致的,因为工程设计费会省一点,材料费会省一点。”张勇说,然而一味标准化会抹杀区域之间需求的差异。“比如某个地方的客人就是喜欢某类食材,门店反馈了,那就应该去做。”

据了解,从今年年初开始,海底捞下放了产品上下架的权限,店长和大区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去调整菜单,从而赋予区域更大的自主权。

有意思是的,在提及当前餐饮行业竞争的时候,张勇表现得相当淡然。

“餐饮行业是碎片化的,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在一家餐厅吃饭。我老婆做的饭也算是好吃的了,但我真的不是每顿都吃,我还会在外面吃饭。”张勇说,“但吃饭永远是一个刚需,海底捞的竞争不在外部,而在内部。”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